立冬时节,走进上党区韩店街道桥沟村,沿村主道农房外墙披上了“新装”。丰收图景、特色产业、文明治理……墙体上绘着一幅幅色彩亮丽的图画,它们与周围整洁的民居巧妙融合,相映成趣,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这些不同主题的村舍墙绘是由长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创作。2018年,长治学院创建“以画助力 建设美丽乡村”志愿服务项目,一批批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,用手中的画笔为乡村添彩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多彩墙绘扮“靓”乡村
“我们的志愿服务项目创建于2018年暑假,由学院美术系主导,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。当时,我们组织了10余名志愿者到武乡县大有乡枣烟村绘制文化墙。”该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杜扬说。
经过志愿者们的精心设计,一幅幅构思巧妙、生动形象的画作跃然墙上,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“主题墙绘完成后,村民们纷纷夸赞,大家说既提‘颜值’,又增‘气质’,村里变了模样。”杜扬说。当时该志愿团队还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。
之后,志愿者团队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在沁县沁州黄镇西河底村,13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创作,结合村庄特点以及当地历史故事,在村里沿街的老旧墙体上进行彩绘,让原本斑驳的墙壁变得色彩斑斓,形象生动。
在屯留区,志愿者团队将“乡村振兴”“人文环境”“移风易俗”等内容融入创作中。在绘制期间,有不少当地小朋友前来帮助志愿者洗笔刷,不时会有村民驻足停留观看,过路的车辆也会减速欣赏。
这一面面“会说话的墙”,扮“靓”了乡村院落,更传播了特色文化,弘扬了正能量,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,引领文明和谐的新风尚。
学生在实践中练本领
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中,志愿者们围绕美丽乡村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主题设计作品,美化乡村环境,带动乡村特色旅游发展,助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同时,在社会实践中,学生们锻炼本领、磨练意志、提振精神。
在长子县岚水乡杨家岭村,4名大学生志愿者站在一面空白墙前,他们一手拎着颜料桶,一手在墙上作画,很快一座青山跃然墙上。路过的村民说村里的产业以核桃为主,能不能把“核桃”画上墙。志愿者们听到后,经过认真思考修改完善了绘画设计。
“我参加过3次志愿服务活动,每一次感受都不同,因为每个村庄的房屋布局、人文风俗和整体风貌都不一样,老师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以及乡村振兴内容进行创作,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,也让我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了直观的感受。”长治学院美术系学生任嘉琦说,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,对自己而言也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。
为乡村振兴贡献“青春力量”
四年多来,该志愿服务项目将高校教育教学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形成了较成熟的运行机制。目前团队先后派出14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,在8个村庄创作绘制了特色主题墙绘5000平方米,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6万小时。
“大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参与社会实践,这种‘融入式’的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学生个人素质,而且在与村民交谈互动中,也会换来大家对墙绘的理解和接纳,同时将艺术悄然注入村民的生活中。”杜扬说。
一墙一文化,一墙一风景。生动形象的主题墙绘,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,让一面面墙壁变成“宣传员”,成为倡导文明新风、宣传文化自信的新阵地,既给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别样的色彩,也体现了大学生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。(丁德令)